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及信息公开要求,现将对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进行审查,对项目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年8月5日—**年8月**日(5个工作日)。
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以下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决定要求听证。
联系电话(兼传真):**—(略)
通讯地址:(略)(东)**号
邮编:**
附表:云南会泽产业园区者海化工园区污水处理厂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近期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拟审查公示信息
项目名称 | 云南会泽产业园区者海化工园区污水处理厂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近期工程) | 建设地点 | 云南会泽产业园区者海片区 | 建设单位 | 云南会泽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 |
环评文件类型 | 报告书 |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 (略) | ||
项目概况 | |||||
本工程污水处理厂设计规模为**m3/d,分期实施,近期建设规模为**m3/d,远期建设规模**m3/d,本次评价对象污水处理厂近期工程,处理工艺为“分质预处理+综合废水生化深度处理”,建设内容为粗细格栅、沉砂池、混合调节池、生产废水调节池、化学沉淀池、水解酸化池、中和池、中间水池、生化反应池、二沉池、污泥池、集水池、消毒池、回用水池、事故池及综合工房(改造)、鼓风机房、臭氧催化氧化设备、在线监测室配电房(改造)、污泥脱水机房等。 | |||||
项目主要环境影响 | |||||
一、施工期: 根据污水处理厂施工工序及产污环节,项目施工过程中的废气污染源主要有施工扬尘、施工车辆排放的尾气。施工期废水主要包括为场地硬化混凝土养护废水、工具清洗废水、初期雨水等。噪声源主要是各类施工机械产生的噪声,以及原材料运输时车辆引起的交通噪声以及设备安装调试噪声。建设期可实现场地内的挖填平衡,无弃土方产生。本项目施工过程中的固体废物主要为建筑垃圾和施工人员生活垃圾。 二、运营期: (1)地表水环境:运营中产生的污水主要为园区污水处理后尾水,污泥设备处理冲洗污水,在线监测废水、员工生活污水及污泥脱水。 (2)声环境:项目噪声主要来自进水泵站、排污泵、鼓风机、污泥脱水机等机械设备产生的噪声。 (3)固体废物: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栅渣、沉砂、剩余污泥和厂区的生活垃圾、设备维护产生的废矿物油等。 (4)大气环境:在污水处理厂运行过程中,由于伴随微生物、原生动物、菌股团等生物的新陈代谢而产生恶臭污染物。 | |||||
项目预防及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 |||||
一、施工期: 经调查,(1)废气主要采取的防治措施:设置施工易产尘点进行洒水降尘;设置施工临时围挡,围挡高约2.5m;对运输建筑材料及建筑垃圾的车辆加盖篷布以减少洒落。同时,车辆进出、装卸场地时应用水将轮胎冲洗干净。 (2)废水主要采取的防治措施:施工场地边界外已建设截洪沟,外围雨水不进入施工场地内,场地内雨季径流经沉淀处理后全部回用不外排;在施工进出口设置1座洗车池,约**m3,车辆冲洗废水通过临时沉淀处理后循环使用,不外排;基坑涌水采用水泵抽吸进入临时施工沉淀池,对基坑涌水进行沉淀处理后,回用于施工过程或施工现场洒水降尘,未外排。 (3)噪声主要采取的防治措施:合理布局施工现场,避免在同一地点安排大量动力机械设备,以避免局部累积声级过高;设置施工临时围挡,围挡高约2.5m;合理安排施工时间,禁止在夜间施工,减少施工噪声对环境的影响。 (4)固体污染防治措施:施工期固废主要为土石方,已运已在厂区内部消纳处置,未遗留在厂区内,也未随意丢弃。 二、运营期: (1)运营期水环境保护措施:加强对区域内排污单位的监管,对于纳污范围内工业企业,根据各行业废水特点,严格要求各企业废水排入污水管网前经厂内污水处理设施预处理,涉及第一类污染物的废水必须在生产车间处理达标后回用,不得排入污水管网;对其他污染物,要求各企业在排水口设置在线监测措施,保证排放进入管网的废水能达到《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GB/T**-**)》中A级标准后再排入管网。为确保本项目能正常运行,不发生事故排放及减少非正常排放,污水处理厂在进水口、出水口安装自动在线监控装置,并与环保部门监测网络联接,使污水厂的运营处在环保部门实时监管范围内。 (2)环境空气污染防治措施:粗格栅及进水泵房、细格栅及平流沉砂池、选择池、生化池、二沉池、污泥储池等池口密封,选用玻璃钢拱形盖板进行加盖密闭收集废气;污泥脱水间叠螺污泥脱水机密封选用不锈钢钢管+钢化玻璃闭收集废气,污泥暂存间选用彩钢封闭,负压抽风再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将其中的污染物降解。废气处理工艺为《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水处理(试行)》(HJ**-**)中推荐技术,污染物可做到达标排放,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 (3)运营期固体废物防治措施:栅渣、沉砂、生物除臭塔废弃填料委托环卫部门清运。砂滤器废砂、废弃生化池膜在一般固废库暂存后由供应商回收再利用,废包装袋收集暂存后作为可回收资源外售。在线监测废液、废机油属于危险废物,暂存于危废暂存间,定期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置;危废暂存间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的相关要求设置。 (4)噪声污染治理措施:污水提升泵选用液下泵,曝气设备在吸风口加装消声器,并增加减震设施。采用先进的低强度噪声设备,经过隔声、吸声、消声、减震等综合措施(如:风机进出口安装消声器,污泥脱水机、风机等设备安置于室内,污水泵和污泥泵采用潜污泵,墙体衬吸声材料等)后传播到外环境时已衰减很多。选用的门窗和墙体材料,应具有较好的隔声效果。加强设备的维护,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转状态,杜绝因设备不正常运转时产生的高噪声现象。通过合理的平面布置,并建设绿化隔离带,以降低噪声并美化环境。 (5)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重点防渗区细格栅渠、沉砂池、混合调节池、中和池、中间水池、生产废水调节池、化学沉淀池、水解酸化池、AAO反应池、二沉池、集水池、消毒池、回用水池、污泥池、事故池等,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中重点防渗区的防渗要求进行防渗设计,对于危废暂存间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进行防渗。对于生物除臭塔、变配电场所等一般防渗区,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中一般防渗区的防渗要求进行防渗设计,防渗层的防渗性能应等效于厚度≥1.5m,渗透系数≤1.0×**-7cm/s的黏土层的防渗性能,或参照GB**执行。对于简单防渗区,不采取专门针对地下水污染的防治措施,地面可采用混凝土硬化。 (6)运营期环境风险防范措施:设置事故池,正常运行情况下,事故调节池保持放空状态。含第一类污染物的企业废水需自行处理后在厂区内全部回用,禁止排入管网。不含第一类污染物的废水预处理达到染物需处理达到《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GB/T**-**)A级标准后再排入污水管网进入本项目处理。各企业在排水口设置在线监测措施,保证排放进入管网的废水能达到《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GB/T**-**)》中A级标准后再排入管网。要求各企业设置初期雨水收集池,初期雨水收集处理后,回用于各自企业生产工艺及绿化,禁止直接排放进入管网。 | |||||
公众参与情况 | |||||
**年5月7日,建设单位在“云南会泽产业园区公众号”进行了环境影响评价第一次信息公示;项目环评报告书编制完成后,建设单位在云南信息报**年6月6日版、**年6月**日版进行了公示,公示时间**年5月**日~6月**日,周边敏感点阿伊卡村、者海镇及园区管委会等地张贴了公告进行公示,并在“云南会泽产业园区公众号”同步进行了公示,公示期间,均未收到相关意见及建议。由于项目周边村庄孔家村、阿伊卡村散户,最近点仅**m,公示期间,建设单位进行了入户调查。调查期间部分居民提出了环保相关要求,但均支持项目建设。 **年6月**日对云南会泽产业园区者海化工园区污水处理厂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近期工程)在“云南会泽产业园区公众号”进行报批前公示。 | |||||
建设单位或地方政府所作出的相关承诺文件 | 建设项目信息公开承诺书。 | ||||
注:项目概况、项目主要环境影响、项目预防及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公众参与情况、建设单位或地方政府所作出的相关承诺文件部分由建设单位填写。公众反馈意见联系方式部分由行政审批机关填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