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制的有关规定,我局拟对《通榆县零碳智慧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配套**万千瓦风电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进行审查。现将拟审查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个工作日。欢迎各界人士对项目建设的环境保护方面提出意见和建议。
项目名称 | 建设地点 | 建设单位 | 项目概况 |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
通榆县零碳智慧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配套**万千瓦风电项目 | 通榆县兴隆山镇交尔格庙村、团结村 | (略) | 本项目拟安装**台单机容量为6.**MW风机,总装机容量为**MW,叶轮直径**m,轮毂高度**m。风机与箱变间采用“一机一变”的单元接线方式,共设置**台**kVA箱变,经升压至**kV 送出。共设4回集电线路,采用直埋敷设。新建1座**kV升压站,站内配套建设1座办公楼、1座危废暂存间等,安装1台容量为**MVA主变压器,升压汇集后以1回**kV线路接入**kV昌盛变。配套建设其他辅助工程、临时工程、公用工程和环保工程。工程总占地面积为 **.**m2,其中永久占地 **m2,临时占地 **.**m2,占地类型为旱地(不含基本农田)、农村道路、其他草地、盐碱地。本项目包括升压站辐射专项评价,**kV线路送出工程不属于本项目评价内容。 | (1)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施工期严格控制作业区域,尽量减少工程占地;剥离的表土用于后期植被恢复,应分层开挖、分层堆积、分层回填、分层夯实;临时表土堆场应釆取挡护、拍实、覆盖等防护措施;尽量白天施工,严禁高噪声设备在夜间施工,减少鸣笛;设置警示牌,严禁对野生动物进行猎取和捕捉;建设单位要做好征地补偿安置、占补平衡、表土剥离以及土地复垦工作;施工结束后应及时对临时占地进行植被恢复。运营期应在风机底座、箱变站周边、检修道路两侧区域进行适当绿化,集电线路直埋区域回填后恢复原有地类;通过风机偏航和变桨操作、降低叶轮转速等措施降低光影影响。 (2)废气污染防治措施:施工期对开挖的作业面、土堆和运输道路应定期洒水抑尘; 尽量避免在大风天气下进行建筑材料、砂石料等的装卸作业;易洒落散装物料在装卸、运输、转运和临时存放等全部过程中,应釆取防风遮盖措施;控制施工现场运输车辆和部分施工机械的车速;燃油机械尽量使用含硫率低的清洁柴油。运营期食堂油烟经去除效率≥**%的油烟净化器处理后通过专用烟道高于屋顶排放,排放浓度能够满足《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GB**-**)中表2规定最高允许排放浓度(2.0mg/m3)标准要求。 (3)废水污染防治措施:施工期生产废水及机械冲洗废水经防渗沉淀池沉淀后回用于生产;生活污水暂存于拟建可移动式防渗旱厕,定期清掏用作农肥。运营期生活污水(含餐饮废水,餐饮废水经隔油器处理后排放)通过排水管网进入防渗化粪池,建成后与相关污水转运单位签订转运协议,定期转运至有污水处理能力的单位进行处理,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中三级标准。 (4)噪声污染防治措施:施工期尽可能避免大量高噪声设备同时施工,禁止夜间施工;避免在同一地点安排大量的动力机械设备防止局部噪声级过高;选用低噪声设备和工艺,同时加强检查、维护和保养机械设备;经过村庄时控制车速,严禁鸣笛、超载超速,禁止夜间运输。确保噪声能够满足《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中限值要求。运营期应优先选用隔音防震的组件和设备,采取降噪减振等措施;提高风机机组的加工工艺和安装精度;选用低噪声变压器等,加强变压器和风机的维护管理,提高启动和偏航转桨风速控制、夜间降低风机负荷,在满足升压站内电气布局设计要求的前提下,加大主变与厂界的距离。升压站噪声能够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中1类标准要求。 (5)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施工期建筑垃圾清运至建筑垃圾场,钢筋等材料可回收利用;生活垃圾收集后环卫部门清运;土石方用于场地平整,施工结束后,沉淀后泥浆随场地一同平整。运营期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处理;风机维修废油、含油抹布收集后暂存于危废间。事故状态下的主变和箱变废油泄露于事故油池内分别委托有相应资质单位处理;废蓄电池不暂存,更换后立即委托有资质单位转运处理;退役风机叶片由有资质单位处理。一般固废执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相关要求;危险废物执行《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相关要求。 (6)土壤及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新建1座危废暂存间,箱变底部设置6.0m3半封 闭防渗事故油池,用于收集事故状态的箱式变压器油;升压站主变地面铺设鹅卵石,并设置**m3全封闭防渗事故油池,满足主变最大油量设计要求。 (7)电磁环境保护措施:升压站布置设计考虑进出线对周围电磁环境的影响;加强电磁环境影响宣传,设置明显的警告标志,有利于保障公众健康,保护周围电磁环境;合理设计并保证设备及配件加工精良;减小因接触不良而产生的火花放电。确保工程投运后,升压站周围区域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感强度满足《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中**V/m、**μT限值要求。 | (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