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时间:(略)来源:
我厅拟对国道**线阳泉坡头至榆次段一级公路新建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进行审批。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有关规定,现将拟审批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年7月**日-**日(5个工作日)。
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建设单位、利害关系人可提出听证申请。
联系电话:(略)-(略)
通讯地址:(略)(太原市小店区坞城南路** 号) A 座二层综合窗口
序号 | 项目名称 | 建设地点 | 建设单位 | 编制单位 | 项目概况 |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
1 |
国道**线阳泉坡头至榆次段一级公路新建工程 |
山西省阳泉市郊区、晋中市寿阳县、榆次区 |
山西路桥建设(略) |
山西省交通环境保护中心站(有限公司) |
该项目起点位于阳泉市郊区坡头村东芦湖桥头与既有G**顺接,途经阳泉市郊区、晋中市寿阳县、榆次区,终点位于晋中市榆次区与规划中的G**相接。项目由国道**主线及国道**连接线(L1)、S**连接线(L2)、G**连接线(L3)和龙城大街连接线(L4)组成,全长**.**公里。建设内容:桥梁**座,互通式立体交叉5处,服务区1处,收费站1处,养护工区1处、治超站1处。 |
一、主要生态环境影响 (一)生态影响。项目**.2米穿越桃河省级湿地公园保育区、宣教展示区、管理服务区,同时也是太行山水源涵养生态保护红线,二者基本重叠。沿线植被类型主要为栽培植被、草丛、落叶阔叶林,评价范围内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种(野大豆)。野生动物**种,其中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4种(苍鹰、红隼、纵纹腹小鸮、赤狐),山西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种。项目施工、运营等将对相关区域野生动物及其生境造成不利影响。 (二)声环境影响。项目评价范围内共有声环境保护目标**个,包括村庄**处、敬老院1处、学校3处。项目实施将对周边保护目标造成不利影响。 (三)水环境影响。项目主线长约**.**公里、连接线长约**.**公里位于娘子关泉域范围内,距离泉域重点保护区约**公里。拟建公路L2连接线长约**米路段穿越寿阳县南燕竹镇集中供水水源地二级保护区。项目产生的施工废水和生活污水将对周边水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四)其他影响。项目涉及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坡头烽火台、测石烽火台、圪套村烽火台),涉及未定级文物一处(南黄门大王庙),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振动会对文物产生一定影响。另外项目实施还将产生扬尘、固体废物等,将对周边环境产生一定不利影响。突发环境事件造成的污染物渗漏等可能导致次生生态环境问题,存在一定环境风险。 二、减缓生态环境影响的主要措施 (一)严格落实生态保护措施。进一步优化工程选址选线,尽量避让环境敏感区,对确实无法避让的,结合主要保护对象的保护要求和主管部门意见,进一步强化相关保护措施。禁止在湿地公园和生态保护红线等环境敏感区范围内设置取土场、弃土(渣)场、施工生产生活区等临时工程,施工边界两侧全部设置防护网。临时堆土进行压实覆盖,设置临时排水沟、沉砂池。做好环境敏感区的保护、恢复和补偿,确保生态功能不降低、面积不减少。运营期在湿地公园路段设置警示标志牌与野生动植物宣传牌,设置限速、禁鸣和远光灯限制标志。 (二)严格落实水污染防治措施。禁止在河道范围内设置物料堆场等临时场站。跨河桥梁路段采取防撞护栏、警示标志牌等措施。穿越水源地二级保护区路段设置径流收集系统、沉淀事故应急池、防撞护栏、警示标志牌、视频监控及应急物资库等环境风险防范措施。营运期服务区生活污水经处理后用于站区抑尘洒水和绿化洒水,不外排。 (三)严格落实噪声污染防治措施。施工期选用低噪声施工机械设备,采取挡护、减振等降噪措施。合理安排施工时间,临近村庄夜间不得施工。运营期采用低噪声路面,对沿线噪声超标的5处敏感点采取设置声屏障或安装通风隔声窗措施。后续开展降噪效果跟踪评估,必要时进一步优化强化相关措施,确保满足声环境质量改善目标要求,维护沿线公众合法权益。配合沿线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依法加强线路两侧用地的规划控制和优化调整,噪声预测超标范围内不得新建居民区、学校、医院等敏感保护目标。 (四)严格落实大气污染防治措施。施工期落实施工扬尘“六个百分之百”,各类土石方开挖施工,采取有效抑尘措施。设拌合站各场地分别对物料转载、装卸、搅拌过程中的有组织粉尘采用集气系统+脉冲布袋除尘器处置,沥青烟气采用电捕焦油器+活性炭吸附装置处置,分别设排气筒达标排放,场地设置初期雨水收集和洗车平台。 (五)严格落实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对固体废物实施分类处置,弃土(渣)送选定的弃土(渣)场。堆渣采用从低到高、逐层碾压堆弃的方式处置。废焊条、废钢筋等回收利用,设备、车辆维修产生的废机油、废润滑油、废棉纱等危险废物交由有资质单位处置,并规范设置危废贮存点。废混凝土、生活垃圾按当地环卫部门要求处置。 (六)严格落实文物保护措施。施工期选用低振动、低噪声的施工机械和设备,应尽量避免采用重夯、冲击碾压等振动较大的施工方案,设置移动式声屏障等必要的振动及噪声控制措施。做好周边景观环境的修复,弱化公路建设对文物环境及视域通廊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