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查,**年6月**日我局拟对1个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作出审批意见。为保证此次审查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拟作出审批意见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年6月**日-**年6月**日(5个工作日)。
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以下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意见要求听证。
联系电话:(略)
传真:(略)
电子邮箱:xmssthjj_hpc@(略)
通信地址:(略)
邮政编码:**
序号 | 项目名称 | 建设地点 | 建设单位 |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 项目概况 |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
1 | 环东海域滨海旅游浪漫线三期工程-环东浪漫线护岸及生态修复工程(下后滨段) | 厦门市翔安新城,环东海域东北角,北起马新大桥南桥头附近,南至翔安大桥 | 厦(略) | (略) | 本项目岸线全长3.5km,建设内容为护岸工程、生态修复工程、桥涵工程等相关建设内容。新建护岸总长约**m,其中斜坡式护岸**m,直立式护岸**m;生态修复工程**.2万m2,主要包含园路、铺地、停车场、构筑物、种植工程、水电工程等;桥涵工程为新建一座V型挑台,涵洞接长**m。本项目计划施工期为**个月,总投资(略),环保投资为(略),环保投资占总投资的1.7%。 | 一、施工期: 1、环境影响: (1)水环境:护岸工程的基槽开挖及抛石工程施工引起的悬浮泥沙对周边海域水质环境的影响;施工场地污水、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等对周边海域水质环境的影响。 (2)大气环境:施工扬尘、运输车辆扬尘、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尾气等对周边大气环境及大气环境保护目标的影响。 (3)声环境:施工车辆及施工机械设备运行过程产生的机械噪声对周边声环境及声环境保护目标产生的影响。 (4)固体废物:施工过程产生的弃土、建筑垃圾、施工人员生活垃圾等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5)陆域生态环境:对施工场地内现有植被的破坏,项目产生的噪声、施工人群活动增加的干扰等对鸟类的影响。 (6)海域生态环境:护岸工程基槽开挖及抛石过程悬浮泥沙扩散、护岸占海造成的生物资源损失,施工扰动对中华白海豚、文昌鱼及其栖息地和周边水鸟的影响。 (7)海域环境风险:施工过程因误操作、碰撞等导致的油品泄漏,可能造成附近海域局部水域污染,可能对周边海水水质、生物生态等造成损害,也可能对环境敏感目标造成一定影响。 2、保护措施: (1)水环境:①施工单位在制定施工计划、安排进度时,应充分考虑附近海域的环境保护问题,合理安排施工数量、位置及挖掘进度,尽量在落潮时施工。应严格执行本项目优化后的施工方案,在离厦门珍稀海洋物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华白海豚)较近的NT、QR、ST段护岸采用干滩施工,并将要求写入施工招标合同。②施工期采用先进、合理的施工工艺,选择信誉良好的施工队伍。应确保本项目施工过程不使用施工船舶。在开工前应对所有的施工设备,尤其是施工设施进行严格检查,发现有可能泄漏污染物的必须先修复后才能施工;在施工过程中应密切注意有无泄漏污染物的现象,如有发生立即采取措施。③施工废水经沉淀处理后,回用于施工,不排放入海。 (2)大气环境:应采取定期洒水等措施抑制扬尘,并定期清扫施工场地、运输道路的洒落物,以减轻施工场地和运输道路的扬尘污染。运输车辆不得满载,需遮掩覆盖运输物。 (3)声环境:合理安排施工人员的作业时间、作业方式,避开休息时间段;优先选用性能良好的低噪声施工设备;加快施工进度,尽可能减少施工建设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4)固体废物:施工生活垃圾、开挖土方等,施工生活垃圾应分类收集,统一环卫清运处理;外弃土石方拟合法消纳场填埋处置,本项目不单独设置永久弃渣场。建筑垃圾及其他废弃物等,可用的应尽量回收综合利用,不能利用的应送至当地市政建筑垃圾指定的处置地点。 (5)陆域生态环境:施工结束后,应及时清理施工现场,临时占地恢复原有使用功能。加强施工人员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要求施工车辆进出场时应减速慢行,避免对后方乔木林带植被造成破坏。 (6)海域生态环境:①尽量减少悬浮泥沙入海带来的海洋生物损失;②工程应避免在台风、天文大潮等不利条件下进行施工,避免大量悬浮泥沙入海,引起海洋生物的死亡;③严禁污水直接排海造成对海洋生物的伤害;④选择具有良好资质和相关施工经验的队伍,优化施工方案,减少施工时间,提高施工人员对海洋生态保护意识;⑤根据工程所在海域的海洋生物种类分布特征和工程建设对海洋生态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建议规范实施渔业资源(包含中华白海豚偏好的饵料鱼类)增殖放流及生态修复措施效果评估工作,开展中华白海豚、文昌鱼等重要水生生物影响评估研究及救护,采取施工期中华白海豚活动情况观测及中华白海豚文昌鱼科普宣传等方式进行生态补偿。 (7)海域环境风险:加强应急管理,制定施工期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针对施工期可能产生的突发环境事件,制定应急预案,以应对工程施工期间可能出现的溢油事故风险。项目施工时应配套应急设备或与有应急能力的邻近单位签订互助协议,建立日常联系,一旦发生环境应急事故时,共享区域应急资源,提高共同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能力和水平。做好施工期的风险事故防范和应急处置等。 二、运营期: 1、环境影响: (1)水环境:项目运营期产生的污水主要为游客产生的生活污水。 (2)声环境:建设项目主要为护岸工程、生态修复工程、桥涵工程等相关建设内容,项目实施后可能带来的噪声影响主要为游客产生的社会生活噪声。 (3)固体废物:营期固体废物主要为游客产生的生活垃圾。 (4)陆域生态环境:本项目生态修复工程可将填海后的荒杂地提升为“海”“陆”生态过渡带,增加滨海生态多样性,提高区域植被覆盖度、改善下后滨滨海生态环境和滨海空气质量、增加区域降温增湿能力。 (5)海洋水文及冲淤环境:本项目实施前后,局部海域流速和流向受到影响,受影响的区域主要集中在护岸西侧的前沿区域,平均流速影响较小,其他海域流速、流向基本没有变化。 2、保护措施: (1)水环境:项目运营期应确保游客产生的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后能排入市政污水管道,并进入澳头水质净化厂处理后达标排放。 (2)固体废物:本工程建设完成后,在沿岸设置分类垃圾箱,以便分类收集过往行人的生活垃圾;加强对浪漫线沿岸的管理,定时进行管理、清理游客遗弃的各种固体废物。 三、公众参与:按照要求开展了公众参与。 |